直播吧9月7报道 今日,篮球解说员段冉更新微博发布长文,总结此次詹姆斯中国行活动,并回忆他与詹姆斯之间的故事。全文如下:
“詹姆斯中国行刚刚结束,在这里和大伙聊聊我与老詹的一些故事。
“我与詹姆斯的渊源开始于2005年,当时我住在美国中部赛区,同时跟踪报道着几支球队,包括步行者、公牛、活塞以及骑士。
“2005年是詹姆斯进联盟的头几年。我刚到克里夫兰时,便听说詹姆斯找了一个中文老师在努力学习中文,他每场比赛赛前都会与中文老师聊一会。我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中文?他说:“以后我会经常去中国,所以我希望能会一些简单的中文,这样到了中国,就可以跟中国球迷近距离的接触。”当时我就感叹,一个刚进联盟、只有20岁的球员居然有这样的格局和觉悟。这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晃多少年过去,詹姆斯已经成为这个联盟,甚至这个世界最好的篮球运动员。但是他仍然不满足于只是在篮球场上表现,他在不断提升着自己在球场外各方面事业、包括在美国之外的影响力。
“在美国的那些年,我与詹姆斯有过几次零距离的接触。有一次,是我跟张卫平指导一起飞到迈阿密,和詹姆斯做一个比较长的深度访谈节目,但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临时搭建的摄影棚出了故障。所以只能在詹姆斯投资的一个商店的后面的走廊过道里,进行这次访谈。我们先提前到了商店后门,发现走廊里什么都没有。但我就想,如果是做一个深度访谈,三个人就在走廊里站着,显得有些奇怪。但临时去搭建一些桌子很不现实,于是我灵机一动,看旁边有一个巨大的垃圾桶,我就找来一块儿大黑布把垃圾桶罩住,制造了一个小桌台。詹姆斯在参加完一个商店的剪彩活动后,带着全家人如约来到后门的过道。他也并没有因为我们这个临时搭的简陋的摄影棚感到生气或者沮丧,他还是非常健谈,非常从容地与张指导一起聊了15分钟。在采访结束后他说,其实我知道我们身旁的这个台子,是垃圾桶上搭了块布。我也能理解,你们从别的城市赶过来,条件有限。而且当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詹姆斯带着全家来参加我们的采访。在我们采访詹姆斯的时候,他的太太和孩子们就在旁边站着等候。而詹姆斯并没有因为家人的等待,在访谈当中,表现出任何的不耐烦。在那次访谈后,詹姆斯非常高兴地和我们合影,但是比较遗憾的是,当时照相机出了问题。回家一看,一张都没有照下来。就为这个事,还被张指导一直开玩笑说相机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了。
“除此之外,我参加过很多次詹姆斯的群访或者是专访,无论是面对多个媒体还是单人,他的说话语言逻辑非常清晰,回答思维十分缜密。说话滴水不漏,甚至不需要考虑时间,就可以出口成章,我相信这是他多年甚至是从在上学时期就养成了很好的被采访习惯。
“詹姆斯对于国际市场,对于美国之外的球迷。也非常看重,那时候他也经常问我关于一些中国篮球发展的情况。
“其实,詹姆斯每天的日程安排比大家想象的都要忙十倍以上。联盟里像他这种万里挑一的球员,都是时间管理大师,而且身体像是永动机一样,从来不觉得累,或者说他们从来不把自己疲惫劳累的一面展现在公众面前。只要是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都是精神饱满的。
“在这一次詹姆斯中国行中,我跟了其中的两个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詹面对训练时的认真。在下午活动中,詹姆斯和赵睿来到球场指导国青男女篮进行训练。老詹亲自上场教学动作,随后又会在每一片场地边上,静静蹲下,观看小球员们的动作并针对性地指出其问题。打篮球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你练球时,有一位“过来人”在旁边指导你的动作,是多么的重要,更何况这位“过来人”还是詹姆斯。在晚上的活动中,詹姆斯扣篮后与李梦一同做起了“霸王步”庆祝,更是将当天的活动气氛推向高潮。在詹姆斯中国行期间,成都的地标性建筑双子塔特地开启了詹姆斯相关的灯光秀,来烘托此次中国行的氛围。而在当天的活动结束后,老詹也特地前往双子塔拍照打卡。
“Nike作为詹姆斯的挚友,在他国际化运营当中起到了汗马功劳。我们现在在野球场上能够看到有很多年轻人穿着詹姆斯的签名鞋在打球。而詹姆斯的第十五次中国行也算是在千呼万唤之中,万众期盼之下,终于成行且顺利结束。非常开心看到詹姆斯再次来到中国,与中国的球迷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当然也希望詹姆斯,在之后无论是NBA现役阶段还是退役后,都能够更多的来中国与球迷们进行互动。#詹姆斯中国行##打出名堂##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