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 > 综合

辛纳:从阿尔卑斯山村走向世界之巅,不变的是回家的路

2025-08-31 07:40:29
来源:网球之家

在职业网球的世界里,成功往往被量化为大满贯的数量、世界排名的数字,或是银行账户里不断累积的财富。但扬尼克·辛纳,这位24岁的意大利天才,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定义一个人的,不是他赢得了什么,而是他选择如何面对胜利与失败,以及他始终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今年六月的法网决赛,辛纳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惨痛的失利之一:第四盘手握三个赛点被阿尔卡拉斯逆转。换作许多人,或许会选择逃避、封闭自我,或是用狂欢麻痹痛苦,但辛纳的选择是:回家。

他回到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村庄塞斯托,睡在哥哥的旧房间,和亲戚打牌、玩桌游,和当厨师的父亲打高尔夫,在山间公路上开车兜风。“我们对待胜利和失利的方式是一样的,”他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健康,并且能一起度过美好时光。”


这种近乎固执的“如常”,恰恰是辛纳最不凡的地方。在温网夺冠,这项足以改变人生的成就之后,他再次选择了回家。没有派对,没有喧嚣,他只是重新融入那个他成长于其中的、简单而真实的世界。


“人们总是谈论所谓的冠军心态,”他的教练瓦尼奥齐说,“所谓的冠军心态,就是在困境中挺身而出。”而对辛纳而言,能够挺身的支点,正是家庭所带来的平静与根源感。

去年美网前,辛纳遭遇了职业生涯最严峻的挑战:反兴奋剂机构宣布调查他两次检测出合成代谢类固醇克罗司他勃。尽管最终仲裁庭认定他“不存在过错或疏忽”,污染源自理疗师使用的药膏,但他仍不得不面对全球媒体的质疑和同行猜忌。


更难得的是,当美网新闻官试图阻止媒体提问时,辛纳主动站出来,坦然解释一切。他没有回避,没有抱怨,而是选择面对。

即便后来WADA上诉要求禁赛两年,他依然在不确定中赢得了美网、年终总决赛、戴维斯杯和澳网。最终和解的三个月禁赛,反而让他归来时更强大、更受欢迎。

这段经历没有击垮他,反而让我们看到:一个冠军的成色,不仅在顺境中闪耀,更在逆境中被淬炼得更加纯粹。


辛纳的父母是普通的劳动者:父亲是厨师,母亲是服务员,哥哥是消防员教官。他们至今仍留在塞斯托,忙于工作,甚至很少去现场看他的比赛。“太远了,太忙了,”辛纳轻描淡写地说。

他曾因“烧钱却输球”而愤怒,直到18岁拿下Next Gen总决赛冠军、跻身世界前100,才真正靠自己养活职业生涯。如今,他拥有数亿美元代言和近五千万奖金,但他唯一担心“输钱”的方式,只是在高尔夫赌局中输给教练。

“这只是场网球比赛。最坏的情况就是我输球。第二天,我们依旧能过幸运的生活。”这句话不仅是安慰母亲,也是他对待网球与人生的态度。


从反手只会打斜线,到敢于变直线;从发球平平,到成为武器;从正手缺乏穿透力,到在奔跑中打出制胜分——辛纳的进步是系统而持续的。

他与教练达伦·卡希尔和瓦尼奥齐的合作,建立在数据与直觉的平衡之上。例如在辛辛那提对阵迪亚洛前,团队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对手害怕对手站在底线内接二发,辛纳坚决执行,最终轻松取胜。

“我们必须不断进步,因为对手们会追上来。他们现在知道我怎么打了。”辛纳清醒地说道。

法网决赛的失利没有成为心魔,反而成为温网夺冠的催化剂。团队反思认为,辛纳在关键时刻可以更勇敢,但他们很快放下:“这就是网球。输掉这样一场比赛,能成为那样的经典,其实也是好事。”

随后他们专注草地训练,改进奔跑中的正手。在温网决赛,当阿尔卡拉斯再次攻击他的正手时,辛纳用更锐利的直线和角度球作出了回应。

从红土到草地,从失败到胜利,变的是场地和结果,不变的是他持续进化、冷静回应的能力。


在网球史上,我们见过许多类型的冠军:有的张扬夺目,有的沉默坚韧,有的在名利中迷失,有的在压力下崩溃。辛纳选择了一条更简单、也更难的路:无论赢得多少荣誉,经历多少风波,他始终是那个来自塞斯托的男孩,厨师和服务员的儿子。

“我相信,在关键时刻回到家,见到我所爱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正是这种“记得回家”的能力,让他在世界的巅峰依然保持平静,在风暴眼中依然从容如常。


纽约的灯光即将为他亮起,而我们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最终都会回到阿尔卑斯山的那条山路上去。因为那里,才是扬尼克·辛纳真正的起点与归宿。(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Mei )

最新资讯
最新录像
最新集锦
热词推荐